使用微信“扫一扫”
扫描以上二维码
即可分享本文至“朋友圈”
1.汽油机油可以以高档油取代低档油,柴油机油也一样吗?
对汽油机油的选用较为单一,如选用 sj 油,可以取代 se 、 sf 、 sg 、 sh 等级别应用于所有四冲程汽油机上,但柴机油则不然,它受到燃烧柴油含硫量的限制及发动机结构不同的限制,则要分别对待。大功率重负荷增压柴油机,选用 ch—4 可代替 cf—4 、 ce 、 cd; 二冲程大功率柴油机则可选用 cg—2 代替 cf—2 及 cd--ⅱ ; 而对越野柴油车和非车用柴油机,选用 cg 可代替 cd 、 cf ,柴油机油不似汽油机油那样可以随意取代。
2.什么是单机油?什么是多机油?多机油一定比单机油使用性能好吗?
单机油和多机油之分是指 sae 粘度等级而言, sae 粘度有高温和低温之分,单纯要求高温粘度( v100 , 100 ℃ 运动粘度)达标的叫单机油; 单机油常见的有 30 、 40 、 50 油 ; 同时要求高温粘度( v100 , 100 ℃ 运动粘度)及低温动力粘度,低温泵送性达标的叫多机油。多机油通常用“ xw/y ”表示, w 表示“ winter (冬天)”的意思, xw 指低温粘度级别, y 表示高温粘度,两者合下来表示多机能,即多个粘度级别,如 5w/30 、10w/30 、 15w/40 等。多机油在低温启动性及泵送性、高温启动性、燃料经济性等方面与单机油相比具有绝对的优势。
由于单机油和多机油对粘度性能要求不同,所用的生产材料也是不同的。多机油为了满足其低温性能,常采用低粘基础油生产,单机油多用高粘基础油生产。低粘基础油油膜薄,在高温下易挥发,因此炎热夏季里,某些车辆车况不佳,尤其是旧车或大修车,机件有部分磨损,需要足够厚的油膜才能保持磨损部位的密封性,多机油这方面效果差些,密封性不足而呈油压低状态而亮红灯。另外高温长途行车使多机油部分挥发窜烧,因油底壳油量不足也易引起亮红灯。因此对于旧车残车,夏季用单机油效果会更好。
3.变速箱和后桥润滑油可以互换吗?
变速箱一般使用gl-4的车辆齿轮油即可,而后桥必须使用gl-5的车辆齿轮油才不至于损坏。所以gl-4的变速箱油绝对不可以换到后桥上用,但后桥上的油用在变速箱上问题不大
4.油温过低的原因?
①冷却系统温度过低;
②溢流阀压力高,从油泵出来的油全部经冷却器冷却;
③柴油机长时间低负荷运行
5.为何汽车油压报警红灯闪亮选用某一种机油时出现,换用另一种机油就消失?
亮红灯现象的原因很多,上面已详细分析过,涉及到仅仅是机油方面问题,其它条件不变,仅仅换用新油就改善,此类现象往往使司机认为前者油质差,是假油,常常因此而与油品代理商或生产商发生争执和官司。其实这种看法是司机们的误解和偏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前后所更换的油品级别牌号是否相同?油品级别牌号不相同,性能自然不同,根本不能这样对此而轻易下结论。这可能是司机选用机油不当引起亮红灯,有可能前一种牌子油级别不合适,而后一种则是车辆适用的油,当然没再发生亮红灯现象,比如原选sf15w/40油,后改用sf40、sf20w/50油等。这根本是油品选用不当问题,并非某品牌油质问题。这是司机对油品品牌的一种偏见,与油品本身关系不大。
2.车辆大修后磨合阶段易出现亮红灯现象。第一次使用,无论何种牌子何种级别牌号的油,都有可能有此现象,这是机械零部件装配不良或材质不良所致,需一定时间磨合改善。出现亮红灯时司机应检查机油是否选择恰当(磨合应用高档油),车辆修理是否还存在不彻底之处,如果两者都不是,应缩短磨合期的换油期,更换新油。磨合好的车辆即使再使用原磨合期用的同一种油,也不会有类似现象。
3.有的司机可能会说,我的车辆最近没经过大修,且一直选用某牌子同一级别的油,最近一次使用发现亮红灯,转用另一种牌子同一级别的油,则无此现象,因此怀疑前一种牌子的机油某批次出现质量问题。其实这种看法很主观,亮红灯现象除与选油及机械状况有关外,还与行车状况及油品使用情况有关,如果加油油量过多或油量不足(如市面上有3.5l和4.0l包装,有些司机不注意,加油过多或不足),都会引起亮红灯;还有就是发动机满负荷长期运转,造成过热,或偶尔高速长途行车,以后再没有,也有可能在此阶段出现亮红灯。为此司机用油时应自检选油、使用工况或车况,不要片面怀疑油质,隐藏事故隐患。
4.还有一种情况常存在于车主疏于保养的车辆上,就是原来用某牌子机油,听从推销员介绍转换一个新牌子机油,同等级别牌号,加入油箱不久,就亮红灯,即换回原用油,则无此现象;或转换一个新牌子,使用不久,就亮红灯,即换用某名牌同级别牌号的油,则无此现象。不同级别牌号的机油不好对比,同一级别牌号对比,总认可油质问题了吧?这是用户认为引起亮红灯的机油油质差,往往与经销商及生产商争执最多最激烈的问题。其实出现这些现象,原因都在细节上,有如下因素:
①不同厂家生产的机油最好不要混用。换用新牌子机油时需清洗发动机,以免新旧油发生反应影响油质。旧油未放净,与新油不兼溶,有可能亮红灯。
②旧油留下的残渣未清理干净,换新油后不久,堵塞机滤引起亮红灯,换新油时也换机滤,无形之中消除了亮红灯因素。
③有可能个别机滤质量不佳,滤油性能差,换油时一并换掉,则无亮红灯现象。
④如若3所述,存在加油量过多或不足问题或行车状况偶变问题。
6.如何从废机油中发现发动机的故障?
很多车主换油时将废机油放出来后随便丢弃,很少认真观察分析一下废机油,其实废 机油包含着许多对车主有利的信息!
①如果使用的是单级油40、50油,而放出来的废机油很稀,且有燃油味,甚至点火易燃,此时废机油中含有较多的燃油,有可能发动机气缸壁磨损大,活塞环断裂或活塞环与气缸间隙过大,发生窜油现象,须进行修理。
②如果使用的是单级40、50油,而放出来的废机油很粘稠,似沥青状,表明机油严重变质,有可能是发动机冷却系统工作不良,使发动机超温工作,或者发动机润滑系统比较脏,须清洗,或者选用的机油级别较低,不适合该车辆使用。
③如果使用的是多级油,如15w/40、20w/50等,废机油变稀些是正常的。但太稀,现象同⑴,则存在⑴的故障,此类油一般不会变得特别粘稠。
④如果放出来的废机油泡沫多,或用油标尺检查油膜不连续,则废机油中含有少量水,有可能冷却系统渗漏,或发动机某些部件密封性差,外界有水分渗入。如果废机油呈黄白色乳浊状,是含较多的水,冷却系统肯定要检修了。
⑤用手摸捏废机油,有硌手硬屑,有可能发动机某些部件受到严重磨损,须拆开检查,如果有条件分析金属屑成分,会更详细推知被磨损的是何部件了。
7.后桥齿轮箱放出来的旧齿轮油有闪光的金属粉是何原因?
汽车后桥和手动变速箱采用飞溅式润滑,旋转的齿轮将油喷溅到齿面及轴承中,润滑和保护这些部件,工作时间过久后齿轮多少会有些磨损,正常的磨屑一般只有几微米大,严重磨损则可大至几百微米,用肉眼可以看得很清楚,出现明显的金属粉。如果将齿轮的严重磨损单纯归因于齿轮油是不合理的,细分析此现象有以下原因:
①新车磨合期未过。如新车走合后换过一次齿轮油,第二次使用可能还会有此现象,有的车辆经二、三次换油才能真正完成齿轮走合,主要原因是所选齿轮油不合适,一般走合期该选用gl-5 90或gl-5 85w/90油为好,选用其它油有可能会延长走合期。
②选用齿轮油不当。车主图一时便宜,重负荷车却选用中负荷齿轮油gl-4甚至gl-3油,这样肯定会有磨损。
③行车状况不良所致。每辆车都有其规定的最大载荷量以保证其正常工作,而有些车主为图短期利益往往过分超载,如5吨车装15吨货,这样明显会给齿轮传动部件带来异常磨损。
④齿轮自身材质较差所致,尤其是车辆进行修理更换后桥齿轮后,某些质量差的齿轮无论采用何种优质齿轮油都难保其不受磨损而失效。
⑤油质差所致,其中不排除某些小厂打着gl-4、gl-5油旗号却是灌装劣质油甚至为不加添加剂的油,自然也会造成异常磨损。
8.如何更换机油?
作为保养,换机油是最基本的项目,每个车主都希望发动机机油干净,油量充足。如果机油老化或油量不足,不仅影响驾车的感觉,还会产生各种异响,使发动机磨损。一般都根据机油尺上粘附的机油油迹,来判断油量。检查机油时,应使发动机熄火停转10分钟左右,使机油全部回落,再检查机油油面,如发现油量不足,应马上添机油,但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太多可能造成其他的故障,一定要按规定添加,在检查时如发现机油变黑,应及时更换新机油。
更换机油的步骤:
①将汽车停放熄火一段时间(10分钟左右),拔出机油尺,用擦布将尺上的油迹擦干净。因为在汽车发动时,飞溅的油粘附在机油尺上,其油迹的位置要比实际的发动机油面要高,所以不能用这个油迹来判断油量。
②将擦干净的机油尺插到油尺管里,再次拔出机油尺,查看油尺上的油迹,这次机油尺上的油迹则与油底壳的油面是一致的。
③根据机油尺上的油迹来判断是否缺油。如油量不足应马上加油,在加油时要不断地拔出机油尺,来观察添加机油的情况,一定要按规定添加。
实际上有许多时候用目测的方法就可以判定机油是否该更换,如果机油已经严重呈现黑色,而且已经没有光泽,应该马上更换机油,另外记录一下行驶里程也很有好处,因为厂家一般推荐5000km左右更换机油,如果运行条件恶劣,更应该在5000km更换机油。
9.造成拉缸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①活塞环与气缸内表面滑动接触面过小,把气缸壁划成沟槽;
②空气滤清器过滤效果不好,外来 的尘土和杂质导致拉缸;
③活塞环材质低劣,易断环,造成拉缸;
④润滑油粘度太大(超过要求的200%),低温起动时润滑不良造成拉缸;
⑤润滑油粘度太小(使用温度下的粘度);
⑥超载严重,冷却水不足以降低温度,发动机过热,造成拉缸。
⑦非正规厂家生产的汽缸硬度低,质量差。
10.发动机发生烧瓦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①油量过少,烧机油。
②润滑油粘度太低。
③润滑油被燃油稀释。
④润滑油变质。
⑤供油系统堵塞。
⑥润滑油级别太低,润滑性能不足。
⑦润滑油泵工作不良。
⑧润滑系统漏油。
上一页:润滑油常见问题解(4)
下一页:润滑油常见问题解(6)